7月11日下午
湖北省首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竞赛圆满落幕
决出了一等奖5个、二等奖6个、三等奖7个
大赛由湖北省住建厅指导
省建筑业协会、省智能建造供应链平台
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联合主办
本次竞赛吸引了省内外 66 个项目踊跃参与
覆盖 8 省 19 地市
15位国家级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
参照国家级奖项评审标准层层筛选
最终18个项目进入决赛
项目类型包括房屋建筑、市政工程、交通基建等不同领域,大家集中展示了数字孪生、BIM技术、智能装备操作等。如中建三局汉韵公馆项目集中展示了智能建造“数字化+工业化+装备智能化”系统成为标杆项目,获得一致好评。
全国网红工程——光谷量子号空轨项目是全国首项悬挂式单轨立体轨道交通工程。中铁十一局团队不仅用数字设计、智能生产、智慧建造实现78.5%的钢结构装配率,更通过智慧运维让它成为“会思考的轨道”。而来自省外的杭州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同样吸睛:作为世界跨高比最大的轮辐式双层索膜结构专业足球场,项目团队构建的"1+2+3+N"智能建造体系,用一张BIM模型、两张智慧网络、三个智造阶段,织就了智能建造的立体图谱。
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李晶杰在总结讲话时说:“要以智能建造大赛为契机,持续深化竞赛应用迭代的创新闭环,推动智能建造技术从赛场进入向市场领跑转化,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升级延伸,真正让竞赛结果成为湖北建造的数字基因、行业变革的动力引擎,共同书写湖北智能建造的美好明天,为我省加快建成支点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
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:李晶杰
省建筑事业发展中心主任万应荣致辞并宣布比赛开始,省建筑业协会执行会长戴运华作了大赛的筹备说明。
湖北省建筑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:万应荣
湖北省建筑业协会执行会长:戴运华
这场竞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理念的碰撞——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、省建筑业协会首席专家李霆在点评时指出:未来的建筑业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,要实现高品质好的房子和低成本建造的统一。
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
省建筑业协会首席专家:李霆
中铁大桥局原董事长刘自明则建议:在全省范围内尽快推广好房子建造标准,并进一步改革工程建设模式,尽可能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。武汉建工集团总工程师王爱勋则认为:“我们要把智造优势变成市场胜势!”
中铁大桥局原党委书记、董事长
省建筑业协会特约专家:刘自明
武汉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工程师
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主任:王爱勋
李晶杰强调,希望通过本次决赛,挖掘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标杆项目,为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比赛通过住建系统专网在线直播,决赛采取“以赛代训”的方式,除专家现场打分外,邀请各市州住建部门负责同志参加,并作为专业观众参与打分。